文章资料-库博笔记 游客
到底应该有多坚强,才配得上信仰之名?
【2597】by1 2018-11-10 最后编辑2018-11-10 18:43:00 浏览657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lubolin(来自豆瓣)

来源: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8822001/

p940164.webp


不得不说,这是我看过的,最喜欢的一部马丁·斯科塞斯。


我得承认,我没看过那么多老马的片子。早年看《出租车司机》困到不行,后来看了《禁闭岛》,只觉得情节惊悚,也没觉出有多少特立独行的风格。


少年青涩,不识老马,现在想来,是我之浅陋。难得有机会,现在得以凭这样一部“以父之名”的片子,和老马照面,兴许也是缘分到了,兴许是我的幸运。


刚一开场,就被老马的运镜给镇住了。他的长镜头算不得太长,然而角度有力,开头的几个90度大俯拍镜头,画框里缓行的船或人,流溢出一种强烈的宿命感。云山雾罩的日本山村与海上场景,则始终传递出未知的忐忑,甚至恐惧。无疑,导演试图将两位耶稣会士的东方之旅,描绘为通往地狱的荆棘之路。那摆渡的渔夫,让人想起古希腊神话中冥河里的卡隆。



“沉默”意味着声音的阙如,或者更主观地说,是听觉的无。于是电影在音乐和音效的运用上,也极富感染力。静须以动衬托,沉默更多时候,也只能在山野风声、水石相激、星夜虫鸣的背景中显现。整部影片的音效可以说极为俭省而素朴。没有激昂人心的配乐,没有刻意煽情的音效,这极大考验着导演对声音的驾驭力。从最后的效果来看,我以为,马丁算是成功了。


尽管他要是再偏向于“沉默”一点,像塔可夫斯基《乡愁》(未必如伯格曼的《沉默》那样彻底),也许我会更喜欢。当然,我想老爷子心里还是装着大部分观众的。


《沉默》讲的是一个弃教者的故事,具有嵌套式的隐形结构,主线和暗藏的副线在最后合并,完成了影片的高潮部分。主角Rodrigue是葡萄牙的耶稣会神父,为了调查前任赴日传教的深入费雷拉弃教事件,他和同伴Garupe从澳门转道去了日本,开始了他们的“地狱”之旅。一路上,他们见证了众多信徒的受刑,当局对信徒和传教者的严厉防范和惩罚,R内心经受着巨大的煎熬。然而任务在身,他们无法止步于此。终于,他无可避免地成为了当局的阶下囚。在当地的Inquisitor“井上”及其僚属的轮番施压下,在一个个信徒生命的威胁下,他动摇了,并最终见到了此行的目的费雷拉。前后两任神父的交流产生了一种异乎寻常又合乎情理的化学效应,最终结果,就像井上所说的——不是我击败了你,是日本这个沼泽击败了你。



究竟是为什么,导演会对一个失败者的故事感兴趣呢?没有宗教胜利的荣光,没有西风压倒东风的征服,甚至没有正义的胜利,那么,他到底想要说什么?淫浸在商业片思维中太久的我们,大概忘记了,以失败者为主角的片子素来都是不缺的。最近的例子,大概便是李安的Life of Pie。李安以他诗意的镜头和不可思议的隐喻(parable)讲述了一个残酷的“吃人”的故事,面对现实不可直视的残酷,全部隐喻包裹而成一道救赎的光芒,照亮了那个无比黑暗的世界。这就是隐喻的力量,也是宗教的力量所在。


然而想象或隐喻,究竟是一种文学的力量,换句话说,它来自虚构(fiction),来自对现实视角的改头换面和重新组合,从而能为大多人所接受和理解。而在《沉默》中,老马最擅长的倒并非文学性的隐喻,而是内在的现实本身。在尽可能少地付诸戏剧性的前提下,他似乎力求还原这位年轻的“弃教者”的心灵史。这不仅是一条概念和思想演变之路,也是目之所及、耳之所闻的感官和经验“刑罚”之路。我记得太多时候,作者以第一人称的镜头,让我们从缝隙、细窗、草丛、监狱中窥视那个受苦受难的世界,人们被烧死、淹死、凌虐至死,血流成河。整个世界只剩下浪涛声、虫鸣声和上帝的沉默。


有时候,摆脱了想象或者隐喻的“文学的力量”,仅凭眼中景、耳中声的“影像的力量”,更可感受主人公那震撼的心路历程——这才是电影本身的魅力所在。


让人欣慰的是,喋喋不休的思辨和价值观判断并未大行其道。尽管主角最初对面临审讯的村民不妨“tramp”(踏上耶稣雕像,就是表示弃教保命的意思)的叮嘱有些“人道主义”的意味,但导演显然没有选择好莱坞俗文化的套路。老马诉诸了镜头的现实力量,一遍遍的酷刑与劝说,主角痛苦的独角戏(尽管因为其生涩的演技而备受诟病)仍能让我们感受到,这样一位传教士所面临的煎熬,甚至大过了在客西马尼的耶稣。毕竟,他不只面临自己生命的丧失,也必须目睹更多信徒的被摧残。


这进一步形成了一个更为严峻的反问:如果耶稣处在这种情况下,他会怎么做?是“留得青山在”,还是“横刀向天笑”?


然而上帝总是沉默的,耶稣也没有答案。在沉默中,主角经受并目睹了基督徒的反复地被残杀与施虐,直到他见到费雷拉时说的那一句:


“我快要放弃了。(I am giving up.)”


影片的高潮无疑是主角R的弃教。夜深人静之际,囚牢外突然响起了杀猪一般的回响和类似打鼾的声音。原来,五位早已宣布弃教的基督徒,因为主角的坚持而遭遇“穴吊”之刑。惨不忍睹,主角终于选择了妥协。在将自己的脚踏上耶稣的浮雕像之际,影片里出现了代表耶稣的旁白的声音:踏上来吧,没关系,我理解你的痛苦,我是为了分担人的痛苦才来到世界上,为了分担你们的痛苦才背负着十字架,现在你的生命与我在一起,踏上来吧。


四周一片死寂。耶稣画像中那张苍白的脸在黑暗中隐匿。主角踏上雕像并痛哭跪下的慢动作。阒静无声。



这几个镜头的接续也许是“弃教”瞬间最深沉与痛苦的镜头语言表达。“弃教”由是成为了一个“救赎”的过程,“失败”则藉由跪倒的动作反转成为“悔罪”。我想即便是最坚定的信徒,在这一瞬间也很难义正言辞地谴责主角的“背叛”,毕竟,人的软弱之处正是人子所爱的地方,人的苦难之所便是人子负上十字架的因由。正如马太福音里耶稣所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


康健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 


有人认为,最后那几句耶稣的话,不过是主角的臆想罢了。只是这样一来,就把导演的意图给看低了。这当然不是一部心理学的电影,而关乎信仰的本质,关乎一个直到现在还经久不息的古老命题:我们到底应该有多坚强,才配得上信仰之名?年轻的修道士们热血方刚,显然不相信曾经的老师背叛了宗教和神,他们怀抱着自己“不可背叛”的信条(creed),踏上了一条面对他者的“审判之路”。然而没想到的是,一路上遭受审判的,竟是他(们)自己——不仅仅是日本统治者的外在审判,更是内心的“信条”的审判。在地狱般的日本的“沼泽”里,他被信条和现实的剧烈对峙撕扯得近乎崩溃。


年轻的修士没有想过,也许一开始,他就走错了道路。


也许通往信仰的道路,并非信条,或者坚强,也许神恰恰在我们最脆弱不堪的时候,在我们最无尊严、傲慢、执拗可言之时,打破它的沉默。也许神降临到世上,并不为了让我们为他赴汤蹈火,而正是他,为了我们而赴汤蹈火,只为我们能在心底里、而未必在言语里,与他同在。


这才是宗教——或者说片中的基督教,真正不同于一切主义或教条的力量所在。它毫不刚硬,而柔软如沙,它从不在坚硬中得胜,而在失败中加冕。


“因为神的愚拙总比人智慧,神的软弱总比人强壮。”(《哥林多前书1:25》)


© 本文版权归作者  lubolin  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