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他是明清两朝传教士,每朝都受极大款待,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
众所周知,中华文化历经上下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出了孔孟这些影响世界思想的杰出圣人,融入了佛教一些有益于中国的信仰教派,经过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中华文化带给我们华夏儿女独特的民族自豪感,而在近代几百年西方文化的兴起和世界文化的融合,中西方的文化也逐渐交流起来,而在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有一位著名的传教士,他是明清两朝传教士,每朝都受极大款待,为中西文化交流作出贡献,他就是汤若望,在中西文化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于信仰这个问题,恐怕自古以来也引起了不少的战争,何为信仰?很简单的解释就是把某种思想或者宗教或者个人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进行效仿。解释起来不难,可是如果两个国家的信仰不同,那么一定会起冲突,最终只能通过战斗来解决!就比如中国当今盛行的“坐礼拜”就是基督教徒的信仰之道。他们每周末都会去教堂年圣经来祈祷国泰民安。耶稣会士对中国研究做了杰出的贡献,从德高望重的弗朗西斯·沙勿略到今天的传教士,他们绘制地图设计建筑物、修订历书、铸造大炮、传授西方科学,同时还向西方介绍中国的历史、文化、文学和语言。他们的活动在欧洲引起了广泛关注。启蒙运动的先驱者们正是根据他们对孔子学说的理解,认为中国的体制体现了他们的理想。
近代来中国的传教士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中国传教获得成功。他是一位很有教养的、学识渊博的人,成了中国基督教会的创始人。他到达广东,先是潜心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然后到了中国内地,建立了一个小教区。借助数学知识,他结识了几个有影响的中国学者。他们告诉他,若想成功传教,就必须承认中国人的祖先崇拜和尊孔,与基督教的教义是相容的。虽然承认这一点很不容易,但利玛窦最终还是同意了。这就为新教义在中国的成功传播创造了前提。他前往苏州和南京,拜访学界名流和官员。他敏锐地意识到,基督教必须首先在上层传播,老百姓就会自然而然地效法。他赢得了一些人的积极支持,很快获准建教堂。他的影响不断扩大。他大胆建言万历皇帝,并得到了皇帝的垂青,委任他宫廷要职。
传教士和中国孩子
据说他在王室成员中也赢得了支持。他去世了,享年80岁,北京城许多人还为他的去世而悲伤。利玛窦的主要继承者是来自科隆的传教士汤若望。汤若望与明朝末代皇帝关系甚密。在明朝灭亡时他幸免于难,清王朝初期他仍身居高位。与他同时期的还有同胞花之安和卫匡国。他们两位也都对帝国的重要官员有影响力,比较成功…耶稣会士也积极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汤若望与年安轻的中国皇帝顺治的友谊举世无双。已进入暮年的传教汤若望士对他的君主施加了良好的影响。顺治听他讲解基督教教义,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汤若望的同事们懂得铸造技术和钟表制作,还制作精密光学仪器和其他仪器,其知识和才能受到宫廷的器重。
被传教的早期国人
就这样,他们为基督教争取到了许多有影响的人物,包括宫廷内的女眷。他们也曾希望教化皇帝本人。假如他们成功了的话,影响就更大了。中国一直是东亚的文化中心。其他东亚国家,如日本、朝鲜、安南、暹罗等国的文化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当欧洲人航海到中国海岸时,情况开始发生了变化。欧洲人在广东做生意无关大局,只是他们的海盗行为让中国人头痛。不过,由于中国长期受日本海盗的侵扰,已经习惯了。另一种欧洲影响是传教士的出现。早在元朝时期就有少数方济各会传教士来到中国,进入忽必烈的王宫。他们的印象是忽必烈并不反对基督教。究竟是出于礼貌还是真心?无从判断。据说忽必烈最终决定信奉佛教,是因为佛教高僧更了解宇宙智慧。
当时的中国孩子
对中国进行认真的传教攻势是从新成立的耶稣会开始的。在远东传教最有影响者当属弗朗西斯·沙勿略。当年来北京的耶稣会士都是有学识之人。他们因为懂得科学,掌握技术,受到中国人的好评。明朝末期,他们对王室的影响日趋明显。传说明朝末代皇帝跪在十字架前让人为他画像。如果属实,说明他已是基督徒了。如果明朝没有灭亡,基督教很有可能取代佛教,成为中国的民间宗教,因为佛教也是仰仗皇帝的权力在中国传播开来的。但明朝统治被推翻了。满人入关时,耶稣会士自然没有必要强调他们同明王朝的关系,开始与清王朝建立新关系。同样是由于他们掌握了科学知识,受到王室的欢迎。他们在中国主要传播天文知识。自古以来,中国每个新王朝都有调整纪元和制定历法的传统。
外国教会和当地孩子
在早期的中国历史中,天文学曾起过重大作用,但逐渐被遗忘了,只留下了实际计算历法的规则。旧的星空图上所标的星座位置也不十分确切,难以辨认,天文仪器也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王室自然十分欢迎能解决天文问题的耶稣会士。事实上,清朝的历法主要是耶稣会士制定的。他们是根据第谷·布拉赫体系计算的,因为当时教会还不承认哥白尼体系。令人遗憾的是,这一事实导致了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戴震后来的计算错误。除天文外,他们还传播科学的地理学,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测绘工作都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完成的,这样他们也为传播地理知识做出了贡献。此外,他们还在很大程度上掌握铸造大炮和设计机械的技术。他们之中的艺术家参与完成了颐和园的部分设计工作,赋予颐和园以优美的巴洛克晚期风格。画家卡斯提廖内为宫廷作画时署中文名字“郎世宁”。他把欧洲的透视画法带到了中国,在中国宫廷形成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
在中国的传教士
这样耶稣会士也在新王朝中发挥了影响,康熙年间出版的中国百科全书,除介绍中国的科学外,还介绍了耶稣的基督教教义。在以康熙皇帝名义编纂的字典中把耶稣称为“世界救世主”,这是西方的叫法。耶稣会士还获准在离故宫不远处修建教堂。另一方面,他们为把中国文化介绍到欧洲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的著作最早最有权威性地把中国的孔子、中国的文学、中国的民风民俗介绍到欧洲。他们著书立说时能直接得到中国宫廷学者的指点。这些作品在启蒙时期对欧洲精神生活的影响至今仍被低估了。正是莱布尼茨从中看到了文化融合的可能性,只是由于当时欧洲时局不佳,阻碍了这种可能。传教活动开始之初是充满希望的,由于种种原因中断了主要原因是教会上层的立场变了。开始时,罗马教廷授权耶稣会士在中国自主决定传教活动,后来耶稣会与其他教团之间就传教方式发生争执。
生活在中国的教徒
其他教团对异教徒的态度十分粗暴,要求中国人完全放弃他们视为神圣的传统习俗,作为加入基督教的条件,指责耶稣会传教士迁就中国传统,尤其在对中国人的祖先崇拜问题上分歧严重。耶稣会传教士认为,这只是一种民间风俗,不是对神的崇拜,因此,对祖先崇拜持宽容态度。其他教团认为,祖先崇拜是对神的崇拜,必须放弃。耶稣会士请中国皇帝定夺,中国皇帝完全同意他们的意见。为此,其他传教团上告到罗马教廷那里,教皇派使节来到中国,传达他反对耶稣会士做法的圣谕。这样,北京宫廷与西方传教士之间发生了深刻分歧,原先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十分赞赏,后来态度越来越敌视。直到耶稣会被遣使会所取代。
小编感悟:我认为中国信奉祖先相对于信奉神灵,反而是一种对的行为。没有祖先,何来当今的我们?我们可以对祖先的所作所为作出评论,但也要对其贡献做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