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04-2806:00
继续解读第27章第六段,继续讲有关十字架的事。
上面说的是有些人认为耶稣不是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是钉死在木桩上的历史原因。接着还有一些新约内容里面的证据。
他们说,在新约里“十字架”希腊文是STAUROS或XULON,这两个词的意思相同,在古希腊时都是指普通的木棍或者木桩,后来也指一根有横木的行刑柱,就是指十字架。罗马人所讲的“克鲁克斯”(拉丁语crux,这个词后来衍生了英语cross)原本应该也是指一根直杆,后来发展出交叉的意思,新约英文版的十字架通常写成cross这个词。新约里写“钉十字架”,英文原词是crucify,原意只是钉死,而不是钉十字架。
像基督教宣传的那种十字架刑具在新约时期应该是没有的,就算有也肯定是极少数。有学者说,在新约里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写明耶稣被钉的那个STAUROS有别于一般的STAUROS,连一句暗示也没有,更没有说它不是一根木头而是由两根木头钉成的十字架,按当时的情况,只能指最普通的木桩,不可能是T或X,更不可能是十字架。
另外在好几节经文里,圣经执笔者用另一个希腊语名词XULON去描述那件处决耶稣的刑具(使徒行传5:30、10:39、13:29、加拉太书3:13、彼得前书2:24等等)。这个词的意思跟STAUROS一样,也是指木头或棍棒、树木。比如使徒行传5:30,英文版直接就翻译为耶稣被挂在“a tree”上,显然作者的意思最多是指木柱,而不是指十字架。
马太福音的这句话写有人帮耶稣背“十字架”去,其实意思应该就是说背一根木柱去,到时行刑的人只需挖个坑,把犯人挂起来再把木柱竖起来即可,就像种树一样,简单快捷。为什么别人行刑要自己背木柱,作者却写耶稣不用自己背,应该是作者想表达耶稣虽然与别人一样被钉死,但是他是与众不同的,不同在哪里呢,也许是想表达他是没罪的。后来有些经学家看不出这点不同,为了区别福音书里写与耶稣一起被钉死的两个强盗,他们说耶稣被钉死的是十字架,强盗被钉死的是T字架,所以T字架又叫做强盗十字架。这种说法我想不用我辩驳,读者只需脑子会想,都不可能相信吧。
既然即使有耶稣,他应该也不是钉死在十字架上,那么基督教的十字架信仰是怎么来的呢。据历史学家研究,十字图形本来是来自巴比伦和古埃及的太阳神崇拜,在古巴比伦,他们以一个圆内画一个正十字来代表太阳神,在古罗马的时候,十字图形就是太阳神的象征。
大家都知道,信仰宗教的人很多都是有多种信仰的,他们最擅长的事就是把多种信仰融合起来。我们以前说过,犹太教虽然说是一神教,但他们的神、天使和教义也不是以色列人自创的,而是融合一些信仰得来的。基督教在罗马发展之后,有些人就把代表太阳神的十字和基督教的耶稣结合起来,不过直到公元三世纪,基督教神父们都反对把异教符号十字架作为崇拜对象。第11版大英百科全书第14册第273页写到:在埃及教会中,十字架作为异教的生命符号进入到基督教中,并以异教的方式阐释。
后来基督教为什么以十字架为象征以及基督教怎么会成为罗马的国教,都与一个关键人物有关,这个人物就是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君士坦丁一世公元275-337年)。说到君士坦丁大帝又要先说更早的戴克里先皇帝。
公元285年,戴克里先继位当罗马皇帝,当时罗马帝国陷于三世纪危机,戴克里先使其后进行大量改革,使帝国度过危机,但是他后来想出把帝国分为东、西两部分,这为以后罗马分裂埋下契机。公元293年,戴克里先又把两帝共治改成四帝共治,增加两个皇帝充作自己和马克西米安的助手,其中就有西帝君士坦丁的父亲。
公元306年,君士坦丁一世继位成为西帝,不过他不满足于当西帝,而是立场重新统一罗马。黄天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公元324年成为再次统一罗马的皇帝。他为了稳定政局,在行政、金融、社会、军事和宗教领域做了很多改革。君士坦丁一世本来信仰太阳神,但是后来对基督教感兴趣,临终前受洗为基督教徒,成为第一个基督教徒罗马皇帝。在君士坦丁一世信太阳神时,他为了神化自己,声称在一次大战前曾见十字架从天而降,他就取得战争的胜利,在他改信基督教之后,这个神话刚好与民间有些人将十字架与耶稣结合起来的事相契合,他就将原来说太阳神使自己得胜改成基督耶稣使自己得胜。自此之后,十字架正式被引入基督教作为信仰的标记。据说当时有些教会因为反对偶像崇拜而憎恨作为异教标志的十字架引入基督教,为此还遭到杀害。当时有安息日保有教会和汪达尔人就是反对此事的。
君士坦丁一世信改基督教应该是出于政治目的,因为他要进行宗教改革,要加入新的力量,使宗教成为帮助罗马稳定统治的工具,在他之后很多罗马皇帝都信基督教,并使基督教在公元393年狄奥多西一世时成为罗马的国教。为什么狄奥多西一世要设基督教为国教,同样是因为政治,因为在他的时期罗马又已分裂多年,他好不容易才重新统一了罗马帝国,他想学君士坦丁一世,以宗教稳定帝国统治。不过他在死前(公元395年)又将帝国分成东西两部分给他的两个儿子,就是东、西罗马帝国,他自己又破坏了统一的成果。后来东、西罗马不同管理、不同国运,基督教也形成东、西方不同的风俗和教义,在公元1054年相互开除教籍、正式分裂为基督教东派教会与罗马天主教会,前者简称东正教,后者简称天主教。
由十字架扯到基督教的分裂,有些扯远了,回来说十字架吧。也有些人说,太阳神的十字架加入成为基督教的元素时,最初并没有和耶稣钉死的木桩结合起来,所以只有十字架,或者十字架上有羊羔。后来在公元七世纪第一次将耶稣和十字架结合起来的反而不是现在的十字架,而是T字架,T字也是跟太阳神有关,是凯尔特异教德鲁伊崇拜的太阳神儋木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后来有人想到十字架的神圣可以与福音书中所写的耶稣被处死的刑具结合起来,才有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的画像。
综上所述,事情应该比较明了。就算当时真的有耶稣被钉死之事,他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的可能性确实不大,当时福音书作者所写的,应该确实是背一个木桩去,人到时就被钉死在木桩上,当时的钉刑应该就是这样。
经学家说,罗马时代十字架或圆柱死刑曾非常流行,但是在基督升天后的几个世纪,这种刑罚开始慢慢消失,掌握权力的人不再用处死“神的儿子”的方法来处死罪犯,绞刑和其它刑罚开始广泛使用。罗马皇帝康斯坦丁在公元4世纪废止了十字架刑。
经学家的说法是自相矛盾的,既然基督升天之后的几个世纪这种刑罚已经慢慢消失,怎么还需要皇帝来废止呢。实际上历史上并没有废止了十字架刑的说法。他们说的康斯坦丁应该就是指君士坦丁一世,他为了统一罗马而进行了宗教改革,在公元313年发布米兰敕令,宣布基督徒与其它信仰者一样有同等的信仰自由权,使基督教成为合法的宗教,经学家可能是将这个敕令视为废止十字架刑,其实这两者根本毫无关系。
经学家说,钉十字架是一个比凌迟还要悲惨的刑,它的痛苦并不是痛,也不是流血而死,而是人的手被钉在上面,因为悬挂作用和被钉处的痛,使人的胸肌收缩,渐渐的就会呼吸困难,最后会窒息而死。看来经学家虽然没有尝过凌迟,但是知道憋气的痛苦。其实窒息而死跟凌迟处死怎么能相比呢,这种刑主要是死得慢,通常要几天才能死,跟砍头什么的比起来是残忍得多,但是跟凌迟还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钉死主要的作用是侮辱和示众、威慑潜在的反政府者或准备犯重罪的人不要轻举妄动,对犯人本来来说,西方还有很多更残忍、更变态的刑罚,比如我们前面说过的“浴桶刑”就是其中之一。罗马时期还有很多恐怕吓人的酷刑,有兴趣了解者可自行查找资料。
钉刑一般确实不会因流血过多而死,因为只要不钉在大动脉大静脉上,伤害流血通常会因凝结而慢慢止住,就算稍动一下,也不会总是流血不止。如果流血不止,根本挨不了几天。但是说钉刑使人的胸肌收缩和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这种说法也只是部分人的猜测,其实并不科学。其实一个人被钉在柱上几天,饿、渴、痛、得不到好的休息、甚至还有日晒等各种因素,最终会使人虚脱昏迷然后致死。虚脱会使人没力气呼吸,并不能说钉刑的死因是窒息。
刚才我们说过,钉刑通常要几天才死,而在福音书中,耶稣只挂了三个时辰就大叫而死,这么体弱怎么当神的儿子呢。确实也有些体弱之人不需几天、只要短时间就会死,但这种事情毕竟比较少,所以作者写耶稣几个时辰就死,这也可视为是他编故事的证据。
十字架就先讲那么多,接着在下篇继续解读福音书本段下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