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10-3006:00
第10章第四段,耶稣的欢乐。
作者说,正当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是谁。除了子和子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是谁。
耶稣转身暗暗的对门徒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君王,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
本段结束。
这段话的马太福音版本在11:25-27、13:16-17,分别在“到主这里来得安息”、“用比喻的目的”这两段话里,路加福音是东拼西凑又整出了一段。
第21句前半句说,那时耶稣被圣灵感动就欢乐地说了下面的一番话。如果按照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编的“童女生子”的故事,耶稣本身就是圣灵得来的,他自己就是圣灵,又怎么会被圣灵感动呢。
在旧约中写“受圣灵感动”的都是人,“受感说话”会被视为“先知”。撒母耳记上19:20-24说,扫罗去捉拿大卫,看到很多先知“受感说话”,耶和华让扫罗也受感说话,所以人们就说,难道扫罗也是先知吗。
我们说过,在马可福音的设计里,耶稣本来只是一个人,在受洗后得到圣灵,以后就成为有神通大能的“先知”,所以马可福音写耶稣在受洗之后才开始给人们医病和传道。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编耶稣圣灵感孕而生,是想进一步将耶稣神化。约翰福音则在1:1、14写耶稣原来是神的话(和合本翻译成道)成为肉身,写他是神的独生子,这是将耶稣神化到最高。
约翰福音为什么写耶稣是“神的话”变来的,是因为在创世纪第1章里写神靠说话就创造了天地万物还有人及一切,显示“神的话”是非常厉害的。约翰福音为什么写耶稣是神的独生子呢,这其实只是“拟人”的写法,对人来说,“独生子”是父亲最爱的,他要什么,父亲都会尽量想办法满足他,作者想说神对耶稣很重视,所以就将耶稣编成是神的独生子,其实这些都是编造的而已。退一步说,假设耶稣真的是神的独生子,是“神的话”变成的,那么他自带神性,当然更加不需要被圣灵感动才能说“预言”。
第21句后半句说耶稣喊父啊、父啊,称颂神将事情向聪明通达人隐藏起来,向婴孩显现。这句话一会喊“父啊”,一会说“我父”。经学家说,这是耶稣明确说出和神的关系。我们前面有分析过,以色列人传统上就会将他们的神称为父、自称为子,福音书里更有多处写耶稣跟信徒们说“你们的父”、“你们的天父”、“你天上的父”,所以这里写的什么“父啊”和“我父”根本证明不了什么。按照生物学,凡高等生物繁殖,有父必须有母,如果神和耶稣是我们通常理解的父子关系,那么谁是耶稣的母呢。至于约翰福音将耶稣写成是神的独生子,则更是无稽之谈。试想,如果神是永恒永有的,他能生儿子的话,他为什么只生一个儿子呢,人都知道要多子多孙,神这点道理都不知道吗。
如果说耶稣真的是神的儿子的话,新约只提耶稣,不提神,基督教只让人们信耶稣,不说让人们信神似乎说不过去,所以后来有些人根据约翰福音1:1等话提出三位一体理论,说圣父、圣子和圣灵其实是一体的。按三位一体理论,信耶稣就是信神,不过新约里面很多话又证明“父”、“子”并非一体,比如马太福音24:36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唯独父知道。从三位一体提出至今,一直都有很多基督教徒不相信三位一体理论。
总之,不管是“父”、“子”论,还是一体论,都是荒诞的,连基督教内部的人对这些问题的观点都统一不起来,圣经对这些问题也根本没有明确的说法。
在马太福音中,这段话前面一段是“耶稣责备哥拉汛等城的人”,作者说神将事情向聪明通达人隐藏起来,意思是说那些城里的人都不听从耶稣,向婴孩显现,则是说只有少数弱者相信他们,而不是真的指婴孩。在福音书里,很多地方都写耶稣在众人面前行许多大能、向几千人训道。如果说真的有神,他怎么可能既向他们隐藏,又向他们宣传,做这种自相矛盾的事情呢。而且,这些城里虽然有些“聪明通达”的人不听从耶稣,但是总还有些“婴孩”是听从耶稣的,他怎么能说这些城都有祸了、说这些城以后比所多玛、推罗和西顿还悲惨呢。
我们知道,与“聪明通达”相对的其实不是“婴孩”,而应该是“愚钝单纯”,所以这里的婴孩其实是指那个人像婴孩那样未经过教化的比较单纯,所以就容易相信“耶稣”。基督徒们经常引用这句话来表示别人虽然看起来“聪明通达”,但是神不向他显示真理,他们虽然看起来“愚钝单纯”,什么道理和逻辑也不懂,但是神偏偏能得到神的真理。当然,这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而已。从古至今有很多“聪明通达”的人利用宗教来欺骗“愚钝单纯”,这倒是真的,至于真理嘛,“愚钝单纯”的人又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得到呢。
这句话看起来有哲理,其实是毛病多多、问题重重。不过它告诉我们一个信息,就是虽然福音书写耶稣在加利利地区行了那么多的异能,但是这些都是编造的,当时新枝派在犹太人中也许只能骗骗一些“婴孩”,稍有头脑的人都不愿意信他们的教派,所以他们的信徒真的是很少的。
最后这句话说,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这是作者忽悠信徒的话,说他们教派虽然没什么人相信,但这是神故意那么设计的。这点其实就是阿Q精神,这个精神后来的基督徒学得挺好的,在辩论的时候,当别人问到他们哑口无言,他们就经常会抛出一句:“这是神的美意”。
第22句前半句说,除了父没人知道子,后半句说除了子没有人知道父。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后面使徒书信提出的“中保”说。提摩太前书2:5说,因为只有一位神,在神和人中间,只有一位中保,乃是降世为人的基督耶稣。作者意思就是要告诉信徒,耶稣的来历只有神知道,耶稣是神派来的,人想寻求神,得通过耶稣。当然,这只不过是作者编出来的话而已。如果说真的有一位真神,他要拯救以色列人的话,怎么可能自己救不了,又派一个没用的人来救呢。
另外这句话还有个隐含的意思,就是耶和华从此拜拜了,你们信耶和华的,要改过来信耶稣,因为不信耶稣,他们就找不到神。
接着下面几句话是来自马太福音13:16-17“用比喻的目的”这一段,前面一段本是“撒种的比喻”,路加福音将这几句话移到这里,当然跟“撒种”就不能再有联系。
不过第23句话,却还显露出一点点从“撒种的比喻”改过来的痕迹。这句话开头说,“耶稣转身暗暗的对门徒说”。为什么要“转身暗暗说”呢,在“撒种的比喻”这个故事里,耶稣是在众人面前公开说比喻,然后在门徒面前才说“用比喻的目的”和“解释比喻”。但是在路加福音的这个故事里,前面的话是耶稣对七十人说的,又不是对众人说的,现在又何必“转身暗暗说”呢。有人可能会说,前面说的七十人不是门徒,后面这几句话是耶稣对门徒说的。这个解释当然是说不通的,我们前面说过,“主差遣七十人”这个故事明显是模仿“耶稣差遣十二门徒”这个故事的,按照神理,他们既然都能“赶鬼”,当然都应该算作“门徒”。
第23-24句说“看见你们所看见的,那眼睛就有福了。我告诉你们,从前有许多先知和君王(马太福音里写义人),要看你们所看的,却没有看见。要听你们所听的,却没有听见”。这两句话是要哄他们教派的信徒,让他们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没错的,让他们觉得自己比以前的先知和君王都要有福,因为先知和义人想看却看不到的、想听却听不到的,他们可以看到和听到。
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忽悠人的话,信徒们听到这些话就很高兴,但是如果有人去问他们,究竟你们看到了什么别人看不到的、听到什么别人听不到的,他们就说不出来。如果按圣经来说,就算基督徒们看到过和听到过些什么,也不能跟先知书里的相比吧。在先知书里,神整天给先知们“晓谕”,有事没事就显示异象给他们看,比如以西结书,写神带着以西结到处飞、显示奇怪的基路伯给他看,后来还显示神殿的异象、派专人去陪他量尺寸,这样的待遇哪个基督徒有过呢。还有,如果基督徒比以前的先知和义人还有福的话,新约还要老是引用旧约中先知书的话干什么嘛。
作者的这些话除了哄本教派的信徒,当然还有个重大目的是想从别的教派忽悠一些犹太人过来,以壮大他们新枝派的力量。这个目的他一直没有实现,不过后来他们向外邦人传教,他编的这些鬼话可忽悠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