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库博笔记 游客
威海老洋房天主教教堂
【4691】by1 2018-05-12 最后编辑2018-05-12 22:30:41 浏览1024

天主教教堂

  地址:文化路6号鲸园小学院东

  原用途:天主教教堂

  现用途:闲置

  建造年代:1902年

  天主教教堂(1998年)

  1900年法国人罗汉光由烟台东境总教堂派驻威海卫,在城里仓房巷租房传教,法国天主教方济各会开始进入威海。1902年,该会在北门外购地建教堂一座。以后又多次购买土地,于1907年建立海星学校,1908年在海星学校西侧建立圣母院。

  1931年,威海卫教区独立,教区范围包括威海、荣成、文登、牟平四县(市),管辖市区、盐滩村、文登城、文登北庄、牟平东关、牟平埠西头等多处教堂。至1936年,全教区共有天主堂、礼拜堂17处,教徒3115人。日军入侵威海卫以及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信众锐减。1941年底,有教徒849人。1945年抗战胜利初期,只有中外籍传教士10人留守。1949年,到教堂做礼拜的只有60余人。

  1953年,外国神职人员被驱逐,天主堂只剩下一名中国修女和一名看门人。1957年4月17日,威海籍天主教徒杨学哲由青岛返威任代监牧,并于5月19日鸣钟开堂。但看热闹的很多,进堂做弥撒的却很少。至1960年代初,威海的天主教停止活动。

  1970年代初,天主堂被威海市教育局教研室改为教职工食堂,拆除了钟楼。北面的两排平房,前排改为教研室办公场所,后排改为教职工宿舍。1987年后,这两排平房也被拆除。改造成饭店、食堂的天主堂保留至今,但面目全非,只能在后窗和北山墙等处依稀看到当年的痕迹。

  经过多次改造,教堂正面已看不出它的“洋气”,只有建筑北端及背面,尚保留当年的痕迹(2010年)

  早期的天主教堂(1920年代)

  远眺天主堂钟楼(1916年)

  天主堂的大门及钟楼(1960年代初)

  海星学校

  地址:文化路5号

  原用途:教会学校

  现用途:鲸园小学办公楼、教学楼

  建造年代:西楼1921年,东楼1932年

  保护等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鲸园小学教学楼(2010年)

  1907年,威海的法国天主教方济各会创办了专收中国男孩的圣·约瑟夫罗马天主教学校 (Thest.Joseph's Roman Catholic mission School) ,又名海星学校。起初由哈勒姆 (Hallam)神父主持校务,主要教授基础汉语和基督教义,当年只招到10名学生。1914年增至20名,1924年猛增至151人,1925年为241人,1927年达到英租时期的最高峰264人。1928年该校还在盐滩设立分校,有学生22人,1929年达到26人。

  国民政府收回威海卫后,海星学校仍由方济各会管理。不过校长已改为中国籍方济各会的修士。学校的宗教色彩浓厚,圣经是必修课,每逢宗教节日,要求全体学生都参加,而且要求学生礼拜天进教堂。同时该校也引进了西方近代教育体制和教学内容,教学质量较高。空军战斗英雄、前解放军空军司令员王海,著名漫画家毕克官,著名历史学者戚其章,威海地方史专家刘德煜,都曾是该校这一时期的学生。

  抗战胜利后,民主政府接管了海星学校、明星女校,并将两校合并,1948年改称鲸园小学。

  现在保留下来的只有两幢楼房。其中,西面一幢建于1921年,占地164平方米,建筑面积330平方米。东面一幢1932年开工修建,1934年竣工,由威海德盛作坊承建。占地面积352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该楼是当时市内唯一的四层楼房,砖混结构,建筑平面为长方形。原建筑在二至四层的窗上部及楼顶砖柱中间的女儿墙分别镶满浮雕装饰。

  两栋教学楼由鲸园小学使用至今,现保存完好。

  海星小学教师及教学楼(1920年代)

  来海星小学参观考察的外籍学生(1930年代)

  梵蒂冈红衣主教察视海星小学(1930年代)

  更名鲸园小学后的教学楼(1960年代初)

  鲸园小学大门(1960年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