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脑子不太像人脑
太聪明了
今天,超模君来介绍一位看数学书像看小说一样的天才吧。
他是初中没毕业,靠自学8年,便成为文 革后第一个被中科大破格录取的数学研究生。
他只坚持做了10年数学研究,便成为世界上最好的代数曲面专家,成就至今没人能超越。
而数学竞赛圈的解题大师单墫也曾表示:“在数学界,我见过不少聪明人,但说到天才,恐怕只有他担得起。”
他就是肖刚。
1951年,肖刚出生在江苏无锡的一个书香门第,父母都是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医学博士。
父亲是一名出色的外科医生,人称“一把刀”,母亲则是出了名的才女,曾获上海市数学竞赛第三名,懂5国语言。
后来,他们都放弃了去美国开诊所行医的机会,留在无锡开了江南第一间血吸虫病防治所。
儿时的肖刚也是人们眼中的“捣蛋鬼”,也许是由于父母忙于医学事业而疏于管教,只是买了一堆诸如《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课外书给儿子消磨时间。
肖刚很快就看完了这些书,然后手痒的他便开始将家里的收音机、闹钟拿来拆,玩得不亦乐乎。
而当他父母看到儿子能够将拆得支离破碎的零件装回原样,甚至还搞出了一台小电视机的时候,终于意识到儿子的智商可能异于常人,便没有加以责备,并且决定让儿子自由成长。
不过,说好的“自由成长”还没开始实现,上山下乡运动便席卷而来,初中还没毕业的肖刚被单独派到苏北盐城农村,被迫离开父母,开始了长达8年的自学生活。
在这8年里,肖刚只有在夏天的时候才能回到无锡探亲。肖刚很珍惜每次探亲的机会,因为他能够买到他想看的有关数学、物理、外语的书籍资料。肖刚就是靠着这些书,在被“禁锢”了的农村里,如饥似渴地啃着,并沉浸在各种公式定理之中。
凭借过人的天赋,肖刚很快将中学数学学完了,继续自学大学数学,甚至开始钻研更深层的数学。
不过,以肖刚的学习速度,国内的数学书肯定是满足不了他的了,于是,他决定去看外文书。为了看懂外文名著,肖刚又自学了英语、俄语。。。
肖刚(左)和舅舅叶嘉民、叶嘉昌摄于1965年
就这样,什么都自己学会了的肖刚,在1976年终于被安排到江苏师范学院(现苏州大学)外语系学习的时候,瞬间感觉好茫然,因为他根本不需要学这些了。而且,他的第一志愿是学数学,尽管考试每次都轻松通过,但他心里装的终究是数学。
因此,在1977年恢复高考之后,肖刚写了封自荐信并附上自己在学数学过程中写下的一些东西,寄给了当时的中国科学院院长方毅,称自己想进入中国科技大学的研究生院学习数学。
一个连初中都没毕业的人,竟然想直奔中科大数学研究生!还如此狂妄直接写信给院长!这操作一般人可真不敢做。
同理,这操作一般人可真不敢接受,可院长方毅看到这封信时并没有置之不理,而是批示给中科大数学院处理。
当时中科大数学系的曾肯成、徐森林等教授看到肖刚的资料时,被这个“初中生”所写的东西震惊到,这水平可以说是远超大部分大学的数学系毕业生了。
既然这么优秀,教授们表示肯定不能错过,便决定出几份试题(包括高中数学、大学的数分、高代等)去苏州考一考肖刚。
只见非常喜欢出难题折磨学生的曾肯成教授出了15道题(能做出3道已经是很厉害的了),徐森林教授拿着这些题,足足考了肖刚3天。
那份题都是诸如这种程度的题:“设 A, B 为 n 维空间中的两个互不相交的有界闭凸集。证明有一个超平面 P 使得 A, B 分别在 P 的两侧。”恐怕现在考研 (甚至是考博) 试卷中都没有这么难的题目。
而肖刚的成绩也是让徐森林佩服至极,他竟然解出了14道,并且严格证明了第15道题之所以解不出是因为条件不足。。。
就这样,肖刚被破格录取为中科大数学硕士研究生,名字通过电波传遍全中国,连家人刚开始在收音机听到这个名字时,都以为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不过,就在大家都以为肖刚马上会顺利进入中科大,从此开始愉快的学习生活时,苏州大学却不肯放人,表示不承认中科大的录取通知。
直到中科大派了口才了得的史济怀和常庚哲专程去了趟苏州才把事情搞定,至此,肖刚才终于成为了中科大的人。
在中科大,肖刚与舍友李克正、单墫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他们热爱数学,喜欢挑战难题,把那时美国数学月刊上的题、Putnam大学生数学竞赛题、IMO 赛题都做了个遍。
时不时老师们也拿一些题目给他们做,渐渐地,他们宿舍是“中科大解题中心”的外号就这样叫开了。
李克正、肖刚、单墫
事实上,单墫在进入中科大之前就已经在中学工作了2年多,已经是一个初等数学解题高手了,却还是对比自己小好几岁且初中都没毕业的肖刚佩服不已。他佩服肖刚看数学书能像看小说那样快,佩服肖刚每一次独特优雅的解题方法,佩服肖刚脑子惊人的转速。
除了数学能力,肖刚被舍友赞叹,还有一个就是他超强的记忆力,强到让李克正怀疑人生。比如一本有超过2万5千单词的英语词典,肖刚只需要看一遍便全部记住,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说的就是肖刚了。
而舍友李克正英语渣就算了,还要遭受肖刚的“摧残”。肖刚表示实在不忍心看着舍友英语如此差,便想方设法帮他提高。
一开始,肖刚就对李克正说:“背单词很重要,你一天背不了一千个,背五百个总可以吧。”
李克正一脸震惊:“天呐,我一百个都背不了。。。”
后来,学校派肖刚、李克正出去留学,本来以为两个好基友可以一起出去学习的,不料却被告知只能一个去法国,一个去美国,没得商量。
最后,肖刚只好选择了法国,毕竟李克正的英语都顾不过来了,再让他学法语估计会疯掉。
既然决定了要去法国,肖刚便开始找来教科书学法语,而且依然保持“一目十行且过目不忘”的风格,看语法、背单词、练听力,就这样学了2周,便能将法语电台的广播内容听懂70%。
这时,李克正继续心塞:“天呐!我学了那么久英语都没能听懂70%!”
1980年1月,肖刚来到巴黎十一大跟随着代数几何教皇格罗滕迪克的学生、柯尔代数奖获得者雷诺(Michel Raynaud)学习代数几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从事带有亏格(genus)2的纤维化的代数曲面的分类研究。
雷诺教授
众所周知,代数几何入门很难,就算读了两三年还看不懂论文也是正常不过的了。然而,肖刚学了一年便开始发表论文,还证明了关于这种纤维化的一个重要猜想以及对不规则的亏格二纤维化进行了完整的分类。
这样的肖刚在导师雷诺眼里早已是“亏格2的世界专家”,肖刚仅仅用了2年时间便拿下法国国家博士学位并将博士论文《带亏格2纤维化的曲面》(法文)出版,成为了著名的施普林格出版社的数学“小黄书”系列中的专著。
博士毕业后,法语水平极高的肖刚本可以继续留在法国继续搞更深层的研究,但他不忍看中国代数几何的空白,决定回国培养第一代代数几何人才。表示即便条件再艰苦也要为祖国做出一点贡献。
简陋的代数几何教研室
肖刚回华东师范大学仅仅2年便被聘为教授,198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成为中国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之一。
1986年9月至1988年6月间,肖刚先后到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和加州伯克莱大学的数学研究所工作,这两个研究所是基础数学方面最有声望的研究机构。
1992年,肖刚离开了工作了6年的华师大,尽管在这段时间,他培养了翁林、杜宏、刘先仿、蔡金星、谈胜利等至代数几何方面的人才。
中科院的孙笑涛教授也曾说:“肖刚老师当时已是世界上最好的代数曲面专家(成就至今无人超越),他的代数曲面课信息量之大不难想象。”
在华师大的这段艰苦的岁月里,肖刚建立一个关于纤维化斜率的不等式,被称为“肖刚不等式(Xiao inequality)”,证明某一类低斜率一般型曲面中一定存在亏格较低的纤维化;得到了纤维化的不规则性的上界的几个估计;求得了任意纤维化的稳定化基扩张(即稳定约化)的次数的上确界。 证明了曲面自同构群中的阿贝尔子群的阶有一个与陈数成线性关系的上界。出版了著作《代数曲面纤维化》,至今仍是代数曲面领域的重要参考书。
而这次离开,肖刚去到了法国尼斯大学数学系,并且离开了代数几何的研究,转到了计算机辅助教学,肖刚创建了网上互动式多功能服务站WIMS(以Linux系统为基础的一个庞大的计算机工程),并花了多年时间改进系统,在抵御恶意攻击和防作弊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使得他的系统没有被攻破过。
再后来,肖刚看着日益枯竭的世界能源,觉得自己必须要做点什么,便决定将自己的抛物线曲面运用于太阳能采集箱,在尼斯大学建立了太阳能项目,发表了多篇论文。
很多人都对他离开代数几何有很大的疑问,为什么仅仅坚持了10年就离开了?也许,肖刚的这句话可以解答:
“你知道什么是乐趣吗?这就是当你有一个新的想法可以解决人类的一个重要问题,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直至攻破面临的困难。”
也一直有人问:“如果肖刚再返法国后继续研究代数几何,他对数学的贡献会是怎么样?”
但是,这个问题永远都不会有答案了。
因为,在2014年6月,肖刚因肺癌去世了,中国数学界的一个传奇人物就这样消失了。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特色内容
部分资料来源于《代数几何白马王子——肖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