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情感.机器.认知-电子AI 游客
公益职业要敢破敢立,才会有前途
【1252】by12018-11-23 2019-03-09 最后编辑2019-03-09 22:49:23 浏览761

 刘晓雪 墨德瑞特Moderate 2018-11-23

公益是一项可以全职从事的职业吗?看此文的朋友估计99%都会回答:是的。但在普通公众中这个比例又会是多少呢?39.6%

 

这是墨德瑞特在2018年委托零点开展的《公益职业社会认知调查》的数据。该调查覆盖了31个省市166518周岁以上的公众。

 

那么,在公众眼中公益职业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设置了若干反义词组,请被访者选择哪个词更贴近他们对公益职业的印象。例如:是“有意义”还是“没有意义”,是“道德高尚的职业”还是“平凡朴素的职业”,等等。在偏好选择中,较多公众认为公益职业是这样的:

有意义  73.8

道德高尚的职业       67.4

需要无私奉献    73.4

只要有爱心就能做   65.8

价值观更重要    55

普通人都能从事       53.2


看到公众的这份选择,“道德门槛高、能力门槛低”的职业形象跃然纸上。我心中情不自禁的呐喊“这就是传说中的道德绑架啊”。


但当我沉静下来,进一步去分析数据时,有了一些迥异但另人欣喜的发现。

 

1. 成都人民的观点独树一帜


在比较不同城市的公众数据后,我发现,成都人民的观点独树一帜。他们认为从事公益职业“有很高的能力要求”,比“只要有爱心就能做”高出近10个百分点。为什么成都与其他城市人民有如此大的反差?我一下子联想到了512汶川大地震。因为汶川大地震,成都人民率先接收到来自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公益援助。在充分、实质的公益接触中,成都人民已经深刻的认识到:把公益做好,仅有爱心是不够的,能力非常重要。这个数据也让我们预见到“公益职业的未来要靠能力说话。


2. 公众要用道德高尚和无私奉献绑架公益职业吗?未必!


2018年的公众调查中,78.1%的人认为全职做公益应该拿工资。54.1%的人愿意将自己的捐款用于全职公益人员的工资。在工资水平上,38.1%的人“没意见,由公益机构自己决定”,26.8%的人认为应拿与同等人员相比持平的工资,甚至还有12.5%的人认为应该拿更高的工资。

可见,公众对全职公益人的工资是能够理解的,也是愿意支付的。突破的重点是:作为全职公益人要破除自我束缚。如果从业者始终认为收取必要的费用会带来信任危机,社会大众的误解将不可能改观。


3.  公益是不是要彻底的去道德化?


这是不是意味着把道德高尚、价值观、爱心、奉献像“破四旧”一样统统扫地出门。只要提升能力、增加工资就皆大欢喜了?事情没那么简单。

 

除了分析公众,我们也分析了公益从业者,2010年公益人才调查数据显示:53.1%的从业者加入公益组织的原因是“认同公益事业的价值”,位列第一。在对从业体验的关键词提名中“有意义”也是提及率最高的一个词。显然,公益职业的那些光环不仅是公众的期待,也是从业者的职业自豪感、职业成就感的重要来源。若干深度案例也让我们洞察到——

1)意义感和价值观回报;2)爱和关系回报;3)视野扩展和能力发展回报;4)适宜的经济回报交织在一起共同支撑了一个人选择和从事公益职业。尤其经济回报之外的其他3个回报是公益职业的错位竞争优势和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

即便在非营利组织非常发达的美国,为薪水而工作的非营利人员也只有16%,远低于政府公务人员(31%)和营利组织(47%)。公益职业的经济回报需要增加,但它无法成为公益职业的优势,另三类回报的作用不可忽视。

公益职业不能完全去道德化、不能弱化价值观和爱心,不仅是为了凝聚和激励从业者,更是这个职业性质的必然要求。

 

因为,公益是一项社会事业,具有鲜明的利他性和强烈的公共性,因此负有向全社会问责的义务。

 

因为,公益的工作对象主要是人,做人的工作,所需的能力当然不仅仅是狭隘的专业技术,价值观、爱心、必要的伦理规范是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医生和教师。

 

有了这样的三个发现后,我认为:公益职业要想有前途,要做到一破三立。

 

一破是破除低薪酬的自我束缚,谋求适宜和相对体面的经济回报。

 

同时,打铁还需自身硬。“三立”必须紧紧跟上。

 

一立公益伦理,这是行业层面要着力推动的。正如《希波克拉底誓言》是医学界的行业道德倡仪书,是从医人员入学第一课的重要内容和言行自律要求。公益从业者也应有类似的职业自律伦理。这是建立公益职业正气和公益职业自豪感的重要基石。

二立组织文化,这是公益组织的领导团队的重要使命。综合运用好公益职业的错位竞争优势,建立适宜的组织文化和激励机制,运用高超的组织治理和管理艺术,驱动从业者的高承诺、高产出、高成长,这是公益组织具有持续生命力必须突破的难题。

 

三立人员能力。公益是由每个从业者实现的,从业者的能力决定了公益的效能。做好公益需要什么能力?如何发展这些能力?是每个公益从业人员都要面临的课题。而这个能力包含了价值观、通用能力、以及专业技能。

 

美国著名职业社会学家维伦斯基在他的著作中写到:“一旦人们开始全职从事某事,职业就诞生了。随着社会需求的增加和新成员的加入,与职业有关的培训、培养体系开始建立。并渐渐形成职业的规范化、标准化,最终聚结成某种正式的伦理规范,并获得国家的认可和保证。”

 

我国的公益慈善事业和公益职业的发展正从萌芽走向发展,处在青春期。而人员能力、组织文化、公益职业伦理的建设就是青春期的必修课。


1989年,第一波全职公益人走入历史舞台。在《事业共同体——第三部门激励机制的个案探索》一书中的徐永光说到:“不是按照社会已有的价值标准,而是要建构出一种价值场域,一种被社会接受并公认的成功的标准。这种成功与当官、挣钱、做学问相比一点也不逊色。”2008到2018年这十年公益职业和社会公众的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未来10年我们这代职业公益人将有望真正实现这个职业使命。


公益职业的一破三立,我们邀请个人、组织、行业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