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简介:许衡是元初著名的理学家,他小时候天资聪慧,聪明过人,喜欢独立思考问题,爱问为什么。他七岁入学堂上学,有一天他突然问老师他们为什么要上学,老师回答说学习是为了考取功名当官。他又继续问读书就是为了当官么?这下可就难倒了老师。可是老师非常喜欢他善于思考,觉得他以后肯定是大有出息。许衡上课非常认真,一遇到问题就一定要弄个明白,这样他的知识在不断见长,后来他提出的问题老师也回答不了了。后来老师觉得自己的知识很难满足许衡的求知欲,就告诉了许衡的母亲,夸她的儿子太聪明了,接着就辞职了。后来也有两位老师满足不了许衡的求知欲,相继辞职了。母亲说请不到老师,许衡就说以后自学。许衡坚持自学知识越来越丰富,有一天他到一个朋友家去玩,他看到了一本从没看过的书,就请老伯伯让他留下他住两天看完那本书。老伯伯看他那么喜欢看书,就同意他住下了。许衡把那本书抄了下来,用了两天两夜的时间,抄完才满意的回家了。南宋末年,宋金两个国家频频交战,宋朝的老板姓为了逃避战乱,四处流落,离开了家园。许衡跟着逃难的人群来到了河阳。有一天天气非常炎热,许衡走得急,口却很干,口渴难忍,旁边一起逃难的人也是一样,于是他们到处找水喝。战乱时期所有的井都被人填死了,他们就这样一直走啊走,来到一个村庄。村庄里一个人也没有,想要个水斗难。忽然有人在一个空荡荡的院落后面发现了一棵大大的梨树,树上挂满了黄澄澄的梨。同行的一看到梨树就翻墙过去摘梨吃,有一个少年问许衡他也是口渴难忍,为什么不去摘梨解渴。许衡就说不是自家的梨不能随便摘来吃,即便是现在战乱时期主人不在,心里应该有主人。越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越是要讲道德。许衡还说他们的这些行为不是一个讲道德的读书人。许衡这些高尚的品质跟他长期认真读书是分不开。后来,许衡通过刻苦学习成为了元初著名的理学家。元世祖忽必烈继位后,任命许衡为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制定了一些列的朝仪官制,对蒙古族和汉族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并成为儒斋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