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库博笔记 游客
这种病毒被称为下一个埃博拉,它到底有多恐怖
【7031】by12018-06-11 2018-10-22 最后编辑2019-01-01 11:12:31 浏览1042

伴随着火热的夏季,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即将在俄罗斯拉开帷幕。回想起四年前的夏天,除了热情的“桑巴风情”席卷全球,萦绕在不少人心头挥之不去的,还有肆虐西非大陆的可怕神秘病毒——埃博拉。像SARS一样,当年的人们在面对埃博拉时,除了给予感染病人对症治疗,以及严格保证未感染者的隔离,几乎束手无策。近一年后,埃博拉才“扬长而去”,而它消失后去了哪儿,什么时候、再以什么形式出现在人类面前,人们不得而知,总之这场战役以人类的惨败收场。


过去的四年里,为了能在下一次埃博拉疫情来袭时有效应对,人类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相关研究。埃博拉病毒的不少具体“脾性”被揭示出来,能够有效针对它的疫苗也被相继研制出来。我们有理由相信,下一次再“交手”,人类的应对一定是更加从容有效的。然而,病毒总是以各种方式提醒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始终秉持谨慎谦卑的姿态。


图1. 塞拉利昂某村庄的街道,照片拍摄前数分钟,一位妇女在走廊尽头的房间中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她在另外一座城镇参加了埃博拉死亡病患的葬礼后染病。不幸的是,在她死亡之后,这座村庄又有数十人因受到她的传染而患病致死。(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今年的夏天伊始,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Kerala)暴发了尼帕病毒疫情(Nipah virus disease,以下简称NVD)。截止到5月28日,已经有14人死于NVD,同时还有超过30人病情危重,隔离人员已达数百人。这尼帕病毒又是什么?为什么很多人都说它是下一个埃博拉?



揭开病毒面纱


尼帕病毒真正进入人类视野是在上世纪末。1998年在马来西亚首次发现一种严重危害家猪和人类的新病毒,起初由于其引起的脑炎症状,被认为是日本脑炎病毒所致。1998年2月,尼帕病毒从NVD患者血清中首次被分离出,这种病毒与1994年在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利亚布里班市近郊亨得拉(hendra)地区的病马体内分离到的病毒基因型有21%的差异,氨基酸序列有11%的差异,故最初被命名为“类亨得拉病毒”。


1999年3月,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作进一步鉴定,这种病毒为一种新的病毒,由于该病毒是从马来西亚尼帕镇患者首次分离得到的,所以将本病毒命名为尼帕病毒,和埃博拉病毒一样为RNA负链病毒,并归属于副粘病毒科,同科的其他病毒还包括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人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尼帕病毒与亨德拉病毒共同属于该科下狐蝠病毒属。


1998年10月自1999年5月期间,NVD在马来西亚猪群和人群中大规模暴发流行,致使265名养猪工人发病,105人死亡,116万头猪被捕杀,随后本病秧及到新加坡。NVD于2001年在孟加拉国首次报道,并且该国每年都有疫情发生,印度东部也偶有报道散发疾病,病例死亡率从75%至100%不等。


图2. 造成数十人死亡的未知病毒于2005年在菲律宾暴发,世卫组织派出团队协助调查后,证实元凶为尼帕病毒。图为调查人员采取家猪血样进行分析。(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据统计,从1998年至2015年,世界范围内报道尼帕病毒感染的病例总数超过600例。由于其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其列为最危险的生物安全四级病毒。


图3. 尼帕病毒疫情暴发区域(蓝色小方格)和果蝠迁徙示意图,(图片来源: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


现有的研究表明,机体内的内皮细胞(例如血管内皮细胞)和神经细胞是尼帕病毒的主要目标,病毒的F和G蛋白可以介导细胞的合胞体形成,从而进入细胞造成感染。在多种动物来源的细胞系上均可形成尼帕病毒介导的细胞合胞体,这可能是尼帕病毒可广泛感染多种哺乳动物的理论基础。


埃博拉的自然界宿主至今不甚明朗,与之不同的是,尼帕病毒在自然界的携带和感染者被认为是狐蝠属的果蝠,由于蝙蝠自身免疫系统和遗传的特异性,使得多种病毒可以在蝙蝠体内感染且不致发病,而其广泛的分布范围和飞行范围也使得病毒的传播范围更广。猪被认为是尼帕病毒的潜在“放大器”宿主,病毒可在被感染猪体内大量复制,并通过唾液或其他体液传染给正常猪群或者人。这也正是尼帕病毒可怕之处之一,它们与人类的距离真的算不上遥远。在过去报道的疫情中,孟加拉国曾护理过感染者的护士或家属最终感染尼帕病毒的案例也证实了尼帕病毒可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图4. 由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的生物安全第四级实验室职员训练照(图片来源:The 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on Visual hunt)



病毒入侵


由于病毒的嗜神经细胞性,感染者主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猪感染本病的潜伏期大约为7~14天,不同年龄的猪临床症状有所不同,呼吸道典型症状通常表现为急性高热,呼吸困难、伴有轻度或严重的咳嗽,呼吸音粗厉等,严重病例可见病猪咳血;病猪通常还出现震颤、肌肉痉挛和抽搐等神经症状,可能与感染乙型脑炎症状混淆,且猪群中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这些因素都使得安全隐患增加。


人被感染后,潜伏期大约为1~3周,不同患者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不同。感染尼帕病毒的症状包括不同程度的头痛和发热,部分病人出现嗜睡、意识混乱、痉挛、颤抖,几天后发展到昏迷不醒,甚至在昏睡中死亡,挨过昏迷的患者则可能出现永久性脑损伤。并且也有报道称,部分病例在尼帕病毒潜伏感染后数月甚至数年后才发病死亡。由于病毒的嗜内皮细胞性,感染后可引发广泛的血管炎症表现,以及脑皮质和皮下内皮细胞损伤,脑脊液中病毒大量复制,造成NVD的极高死亡率。


图5. 自然界中可携带尼帕病毒的果蝠(图片来源:https://visualhunt.com)



尼帕病毒的防控


也许受目前疫情暴发区域的地理因素限制,人类对于尼帕病毒的研究热情和兴趣似乎还并不大。一个令人沮丧的现状是,目前对于感染尼帕病毒后的治疗仅限于针对急性症状的支持性护理,特效药物和疫苗尚未问世。这也是造成WHO和相关专业人士对潜在疫情感到担忧的原因之一。


由于尼帕病毒性脑炎可以通过人对人传播,所以标准的感染控制措施和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的自我保护都非常重要。有实验室研究结果显示,利巴韦林药物在体外对病毒有效,但迄今为止人类研究尚无定论,且利巴韦林的临床用途仍不确定;已经在雪貂模型中的评估了在感染病毒后使用靶向病毒G糖蛋白的人单克隆抗体,发现其是有效的。


而谈到预防,只有在澳大利亚有一种针对尼帕病毒G蛋白的亚单位疫苗被用来预防马感染亨德拉病毒,以及其它在实验室研究阶段的人用或兽用疫苗。但总而言之,可针对尼帕病毒的治疗药物或者预防疫苗,处于临床前阶段的研究都没有,人们可能只能通过避免在流行地区接触病猪和蝙蝠,不饮用生果蔬汁,尽可能预防尼帕病毒感染。


图6. 目前尚无针对尼帕病毒的有效疫苗或药物(图片来源:https://visualhunt.com)



尼帕病毒在中国?


对于中国来说,虽然目前尚无尼帕病毒感染的案例,不过早在2009年,中科院武汉病毒所新发传染病研究小组的科研人员在追踪蝙蝠研究SARS起源和进化时就首次发现,在我国云南境内的蝙蝠体内存在尼帕病毒或者尼帕样病毒的抗体,提示我国可能存在尼帕病毒或者类似病毒的自然疫源地。


随着物流便捷化、贸易全球化的发展,外来病毒的流入对于我国的经济安全和群众健康都是一种巨大的隐患。同时,我国是生猪饲养和食用大国,可以想象,一旦暴发疫情,毫无保护性抗体的猪群和人群几无抵抗能力。所以,提早开展储备研究工作,建立起检测标准以及研制出有效疫苗,对于我国避免重大经济损失,预防和控制重大疫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虽然并无直接科学相关性,但尼帕病毒表现出的部分流行病学特征,倒是让笔者想到另一类人兽共患病——流感病毒。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流感病毒也不知道和人类一起进化了多少代,演变成今天这样对人类健康和经济都具有重大影响的一类公共卫生问题。


对于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进程来说,也许一直都是这样一个过程:人类在一步步探索自然的过程中,总是先肆无忌惮的试探自然的底线,以为自己可以完全征服自然。然而自然界总会以某种形式告诫傲慢的人类,我们已有的知识存在多么巨大的局限。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人类所需要的不光是高科技手段,还有一颗对自然的敬畏之心。


图7. 曾经暴发严重埃博拉疫情的利比里亚村镇,病毒在这样居住密度极高的简陋棚户区很容易大规模流行(图片来源:美国疾病预防及控制中心)


参考文献:

1.http://www.who.int/csr/don/archive/disease/nipah_virus/en/

2.http://www.searo.who.int/entity/emerging_diseases/links/nipah_virus/en/

3.https://www.cdc.gov/vhf/nipah/index.html

4.Antibodies to Nipah or Nipah-like viruses in bats, China. Emerg Infect Dis. 2008 Dec;14(12):1974-6. doi: 10.3201/eid1412.080359.

5.EphrinB2 is the entry receptor for Nipah virus, an emergent deadly paramyxovirus. Vol 436|21 July 2005|doi:10.1038/nature0383

6.Nipah Virus Infection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微生物调查局 Turboyouyou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本文来源于“中国科普博览”公众号(kepubolan),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