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资料-情感.机器.认知-电子AI 游客
这10个“不等于”,理解记住了可以省下许多钱
【92901】by1 2018-10-22 最后编辑2018-10-22 19:15:09 浏览402

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去关注健康。为了“吃出健康”,许多人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于是各路精明的商家,也就不停地推出“新型的”“特有的”“高级”的食品围绕着人们的“心理期望”翩翩起舞。

图片来自于网络,向原作者致敬

分辨谣言、抵御虚假往往需要专业的知识,但我们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有足够的积累。于是,在各种直击我们“痛点”的营销宣传面前,经常溃不成军,钱包失守。

下面10个“不等于”的前边是食品营销中的常见噱头,后边是厂家诱导你要接受的信息。大家应该理解和记住的是: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不等于”。


“最新研究”不等于“正确结论”

最新研究往往是特定研究条件限制下的一个结论。一方面,它的成立有着着诸多限制条件,并不能随意推广到实际生活中;另一方面,最新研究需要与这个领域的其他互相印证,互相补充,综合在一起来分析才能得到有价值的结论。尤其当一项研究的结果很“惊人”“颠覆”“改写”,就意味着忽悠的可能性很高。


“热门科学术语”不等于“高科技新产品”

堆砌你熟悉但并真正理解的科学名词,只是为了让你“不明觉厉”,很多时候卖家自己也不懂是什么意思,仅仅是这些科学术语代表着热门的科学研究领域而已。

“拥有专利”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许多产品宣称有多少项专利,听起来很“高大上”。专利只表示在“某一方面”有所创新,并不代表产品有什么功效。这个“某一方面”,可能仅仅是包装或者加工设备的些许改进而已。

“原料稀缺”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中国古人认为“非常之物必有非常之效”,就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脑补”。对动植物来说,稀缺只表示它适应环境的能力不强,或者没有驯化养殖种植的价值。但凡看到一种产品的卖点主要是“以稀为贵”,基本上就可以认为是忽悠了。

“名人在用”不等于“有宣称的功效”

绝大多数代言产品的名人并不具有评判产品的专业能力。代言产品只是“商业交换”——厂家付钱,名人向粉丝推荐该产品。名人在用、名人推荐、名人喜欢,都跟“功效”没有什么关系。

“传统古法”不等于“安全健康”

“传统古法”,只是古人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琢磨出来的办法。而食品是否安全健康,取决于原料和加工中的工艺控制。如果“古法”中有好的部分,都可以吸纳到现代工艺中来;而现代工艺对于安全健康的认知,再聪明的古人也不可能知道。

“工序复杂”不等于“产品好”

许多食品喜欢宣称“经历XX道工序精心制作”,但食品品质并不由工序数量和复杂程度决定。对于营养和安全,工序多不仅没有帮助,反而会增加营养损失、增大安全风险;对于风味口感,直接尝尝就知道了,也不需要用工序的数量和复杂程度来衡量。


“原料种类多”不等于“有特别功效”

许多食品宣称“含有XX种原料”。一种食材或者营养成分对健康有什么样的影响,并不是“有”了就可以,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宣称的功效”“有多少”。原料种类越多,就意味着各种原料的含量越少。在理论上可能存在“鸡尾酒效应”,但这种“搭配产生的效果”需要证据来证实。市场上宣称“含有XX种原料”的功效食品或者保健食品,只是把“XX种原料”混在一起做一锅大杂烩,然后根据“逻辑上可能有”就赋予了它“有”各种想要的功效。

“生物活性”不等于“保健功效”

有许多产品喜欢说“含有XX生物活性物质”,或者“研究发现某食品中含有XX生物活性物质”,然后被演绎成具有“保健功效”,最典型的就是“白酒养生”“白酒抗癌”。关于生物活性,逻辑上有点绕,记住以下几点:

“生物活性”只是说这种物质能对细胞产生影响,并不意味着是人们期望的“保健功效”,也完全可能是“毒副作用”;

即便细胞实验“可能有效”,在人体中是否存在同样的作用,需要多大的量才有同样的作用,也是没谱的事情;

即便通过吃某种食物对身体有某种好处,也还需要考虑吃到那个量时对整个食谱的影响。比如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要想获得足够的量,需要先把自己醉死。再比如“红糖补铁”,如果通过红糖来满足成年女性一天的铁需求,需要好几百克的糖

“存在不同”不等于“有宣称的作用”

在各种“眼见为实”的小实验中,最常见的忽悠方式是“某产品和其他产品不同”,然后演绎出有什么“有宣称的功效”。看到“不同”的时候,提醒自己“见证奇迹的时刻”是可以通过各种手法来实现的。看到不同,需要搞清的是这种不同“来源于什么”“意味着什么”,而不要因为“有不同”就相信了商家说的“有功效”。比如冰糖比白糖好看,就被认为冰糖比白糖“健康”。

我是云无心 科学松鼠会 7月11日